最近更新

百分教育| 初中生如何一天擁有48小時?只要掌握這些技巧!

發(fā)表時間:2018-12-20 17:44作者:百分教育

學霸之所以成為學霸,大多是因為他們比別人更會利用時間,今天分享一個學霸對于時間利用的技巧,讓孩子們掌握時間命門,一天可以有48個小時。


你的身邊有沒有這樣一群人——永遠精力充沛、永遠有用不完的時間,學習、運動、生活、興趣什么都不落下……

  

誰都知道這得益于他們對時間的高效利用,但具體的妙招是什么呢?

  

剛來到學校的時候,就被告知,時間是很緊張的,時間的安排是很緊密的.......


可是,同時,卻總能發(fā)現(xiàn)周邊的學霸們總能活得好像每天有48小時一樣。同樣每天上課、學習、吃飯、體育鍛煉,這些人卻還可以:

  

同學T,楷模型的學習委員。課堂發(fā)言總是很有質(zhì)量;組織各種學習活動;幾乎不落下任何一個活動,但哪怕在一天忙到凌晨5點第二天早上7點照樣雷打不動給全班同學發(fā)課業(yè)相關事項提醒。

  

同學A教室里幾乎每次都是第一個出現(xiàn),開始學習,背語文、背英語、學數(shù)學、做物理題等等;同時參加數(shù)學物理競賽都拿到了不錯的名次。

  

同學K,作為非常喜歡某歌手的音樂,只要一有演唱會,絕對不會少看一場;盡管如此,可是他的成績卻一點也沒有落下。

  

究竟是因為什么呢?


時間管理的第一原則:效率 

因為,當我跑去向這些學霸學習經(jīng)驗的時候,他們不約而同地提到的“時間管理第一原則”是:效率。


百分教育| 初中生如何一天擁有48小時?只要掌握這些技巧!

在每天背英語課文的過程中,我也發(fā)現(xiàn)了這么一個簡單的事實:同樣長的課文,我可以背三個小時,也可以30分鐘左右就背完,區(qū)別在于大腦的運轉效率。


當大腦疲于工作的時候,對著課文就開始犯困/發(fā)呆/走神,于是拖拖拉拉地看完,也不一定看進去了多少。


后來我學聰明了,大腦已經(jīng)累的不轉了,非常想睡覺的時候,干脆閉眼睡個半小時的,起來又是一條好漢,學習起來嘩嘩的~算下來花的時間還是少的。


我自己發(fā)現(xiàn)的以及同學們分享的“效率”技巧


1. 維持能量 

覺當然是一定要好好睡的。白天連續(xù)工作太久,發(fā)現(xiàn)大腦效率下降的時候,不妨放松或者小憩一下充個電,往往效率曲線就又蹭的一下上去了。

  

2. 提高體力

有沒有發(fā)現(xiàn)動腦子的時候餓的快?說明腦力工作也是相當耗體力的。所以大腦與身體能持續(xù)高效工作多久,體力是基礎。騰出時間,多運動吧。這是對效率的投資,一定不虧本。

  

3. 集中精神 

大多數(shù)事情在集中精神的狀態(tài)下都會完成的更快更好,所以盡量一次只做一件事情。抄抄寫寫這種不動腦子的不在此列。

  

為了讓你的大腦保證只想一件事情,往往要能夠把腦子清空——如果發(fā)現(xiàn)有些事情在腦子里轉來轉去,不妨干脆先寫下來,然后分配一個另外的時間再去想。


時間管理的第二原則:優(yōu)先級


列了近期的學習計劃,下一步是排序。檢驗排序有效的標準:當出現(xiàn)沖突的時候,你能夠干脆地放棄優(yōu)先級低的。


比如:“對我來說,每天要睡8小時這件事情是第一優(yōu)先級,絕對沒有商量的余地。所以,每天晚上學習到十一點左右一定會上床睡覺,絕不拖拉,絕不開夜車。


所以,關于優(yōu)先級這一點,想說的是:比決定想要什么更難但也更重要的,也許是決定不要什么。


百分教育| 初中生如何一天擁有48小時?只要掌握這些技巧!


我是容易貪心的平凡人,常常覺得這個也不能不做,那個也不舍得不要。觀察身邊的學神之類,卻發(fā)現(xiàn)很多我的第一反應會是“這怎么可以不做”的事情,他們卻可以理直氣壯地說,我不干。而這種放棄,是非常有策略性的。


比如說數(shù)學老師布置一套數(shù)學卷子,我總是會認認真真的完成,計算到每一個步驟,做完每一道題。而他們呢,拿到卷子翻看一遍,選擇性的作幾道題,就去按自己的計劃繼續(xù)學習了。(當然,不是教大家不聽老師的話,首先你得能保證這張卷子的題你都會。)


說到底,現(xiàn)在這個花花世界,填滿生活還不容易,哪有那么多不能放棄的事情。


時間管理的第三原則:提前計劃

  

說起來也不復雜,不過是每天、每周開始之前,拿出一點事情想想要干嘛??墒沁€是蠻容易想不起來去做這件事情的。

  

所以我們說說不提前計劃的壞處是什么吧。除了事情可能恰好堆到一起導致手忙腳亂以外,最典型的負面作用其實是:時間永遠不知道花到哪里去了。很忙的過了一周覺得自己好像啥也沒有學到。

  

原因是如果不很清晰地知道要做什么,就容易碰到什么是什么。于是哪件事情先找上來就處理了,反正一時也想不起來有什么更應該去做的事。然后過了一陣子發(fā)現(xiàn)幾件重要的大事一件都沒干。

  

我對付這個毛病的辦法是,在提前計劃的時候:

  

把大事分解成具體的任務

  

把用來做這件事情的時間鎖定住。這樣逼自己先把重要的事情的時間排出來,剩下的時間再處理其他事情。


例如:這周必須背完100個單詞,那么這100個單詞沒背完前,其他任何事都得讓步。

  

反正時間長了就發(fā)現(xiàn),其他事情真做不完也不會死。倒是重要的事情老拖著不做往往后果比較嚴重——重要的事情之所以“重要”,總是有道理的……


時間管理的第四原則:成就感

最后想說一點,這些出色的時間管理者有個共同特點,就是都很喜歡列計劃,享受從計劃表上劃掉一項的成就感。


這種對成就感的追求,本身也是他們?nèi)ス芾碜约旱臅r間的動力。但這未必是每個人喜歡的生活方式。


有些人從高效的生活中獲得滿足,也有些人從慢節(jié)奏隨性的生活中獲得滿足。


如果你決定“發(fā)呆時間”“看小說時間”“看肥皂劇時間”對你來說很重要,我覺得一點問題都沒有。只要你知道你的選擇同時意味著放棄什么,并覺得值得就好。


這個人生選擇話題就太大了,任誰都是一生的反復權衡與糾結,我們就不說了。只是,不管怎么樣,以上說的這些小技巧應該都能對執(zhí)行過程有所幫助。


最重要的是立刻開始去做,哪怕只是其中任何一點。應該都能幫助你在同樣的24小時里收獲更豐富和廣闊以及不焦慮的人生吧。